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试点县(区)和“满天星”训练营创建工作的通知》(详见:教育部:2020年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始申报,优先考虑「小升初对口直升」学校),《通知》明确提出,要注重衔接,便于升学。要优先考虑片区内小升初对口直升学校,要有利于学生升学和长期足球训练。要统筹城乡、区域和学校类型,按高中、初中和小学1∶3∶6的基本比例合理匹配,适当向寄宿制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倾斜,要有利于区域联赛开展和校园足球的普及。
关于校园足球人才小初高衔接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表示,在激励机制方面,通过特色校的布局,要求一所高中对应两所初中,对应六所小学。在这个区域里这种“一条龙”服务,小学特色校的学生可以直升初中特色校,初中特色校学生成绩优异的可以对口升到高中,这是目前的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专门为校园足球开辟的一个升学通道。
校园足球小升初、初升高对口升学通道的畅通,将从另一个层面解决12岁后踢球孩子人数下跌的问题。
高中到大学。自2018年起,校园足球夏令营省级和全国最佳阵容全面与等级运动员挂钩,一批学子通过足球特长享受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升学政策走入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厦大等高校就读。
据悉,为打通校园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教育部与中国足协联合制订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规则与运动员等级认定办法。
根据该认定办法,各省(区、市)夏令营选拔出的小学各组别最佳阵容运动员将授予国家三级运动员称号;各省(区、市)夏令营选拔出的初中、高中各组别最佳阵容运动员将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入选全国总营初中、高中各组别最佳阵容的运动员将授予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教育部透露,从2018年起夏令营省级和全国最佳阵容全面与等级运动员挂钩,共有704名初高中学生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9000多名初、高中学生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5000多名小学省级最佳阵容运动员获得国家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批学子因享受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升学政策走入复旦、浙大、厦大等高校就读,初步打通了一条校园足球成才发展通道。”王登峰表示。